北京农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研究报告_生物学

  • 河北省维管植物新分布科——安息香科Styracaceae

    孙李光;唐河滨;范晓轩;王璐;沈风娇;

    【目的】报道了2024年4月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发现一安息香科(Styracaceae)的新分布植物—玉铃花(Styrax obassia)。【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对发现的该种进行形态学鉴定,并结合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结果显示该植物为安息香科玉铃花。【结论】查阅资料显示,所发现的安息香科为河北维管植物的新分布科,安息香属为河北省新记录属,玉铃花为河北省新记录种。该发现对河北省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玉铃花的地理分布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和新资料。凭证标本存放于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BNU)。

    2025年01期 v.4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 ]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研究报告_资源·环境

  • 不同材料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

    王文舒;甘晓雪;张斌武;贾晓鹏;谭天逸;王智;杨旭;

    【目的】为探明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机械沙障的固沙效果,筛选出几种防风固沙效果较好且成本低的沙障,加以推广应用。【方法】以碎石、尼龙网、沙袋、葵花杆、黏土、沙柳枝条、PLA等10种常见材料铺设规格为2 m×2 m的沙障,测定10种沙障及裸沙丘近地表50 cm、200 cm处的风速,同步收集近地表0~30 cm处的沙尘,对10种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和铺设成本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在50 cm高度处麦草沙障、尼龙网沙障的防风效能显著高于其他材料沙障;在200 cm高度处,麦草沙障和HDPE沙障的防风效能显著高于其他沙障;(2)地表粗糙度从强至弱依次为:麦草、尼龙网、沙柳枝条、碎石、葵花杆、HDPE、土工布袋、黏土、沙袋、PLA;(3)麦草沙障、碎石沙障、沙柳枝条沙障较其他沙障输沙率更低、固沙效应更高,分别为97.30%、95.40%和94.92%;(4)沙袋、麦草、尼龙网、HDPE每平方米成本较低。【结论】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分析后得出结论:麦草、尼龙网、HDPE是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的优选沙障材料。

    2025年01期 v.40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 ]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 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及减排效果

    王瑜;雷秋良;朱新萍;张怡雯晨;地力米热·木塔力甫;潘凯丽;华玲玲;刘云;

    【目的】筛选出适宜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可推行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法】以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调研,借助Meta分析等手段,研究典型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对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效果。【结果】节水灌溉技术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潜力最大,减排比例分别平均高达37.6%、43.4%,其次是新型缓控释肥替代和化肥减施技术,有机肥替代技术虽然对稻田氮径流流失减排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会增加稻田磷径流流失风险。此外,秸秆还田对径流氮、磷的削减范围在2%~26%、5%~12%之间,沟渠对径流氮、磷的削减比例分布在11.1%~66.0%、9.1%~75.0%。【结论】优化施肥、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和沟渠均可减少氮、磷径流流失,有机肥替代技术可减少氮径流流失,且存在磷素的径流流失风险增加的问题。

    2025年01期 v.40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 ]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研究报告_植物保护

  • 条华蜗牛趋光性反应

    张民照;孙新圆;曾佳;蔡伟超;董恒君;魏子坤;贾子谦;张爱环;

    【目的】旨在探究条华蜗牛不同条件下的趋光性反应,以期为农业生产中无公害蜗牛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制的暗箱测试不同光源及组合、光照强度、蜗牛大小等因素对蜗牛趋光性的影响。【结果】条华蜗牛趋光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趋光性、负趋光性和无趋光性。在各试验条件下,正趋光性、无趋光性和负趋光性的蜗牛个体比例分别为1.67%~25.00%、3.33%~25.00%和61.67%~91.67%。负趋光性个体的数量极显著多于正趋光性和无趋光性(P<0.01)。随体重的增加,正趋光性有降低趋势,而负趋光性则有上升趋势。然而,这三种趋光性差异并不显著(P<0.05)。光照强度影响蜗牛趋光性,相同光源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蜗牛正趋光性有下降趋势,而负趋光性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六种不同混合光源组合下,负趋光性都极显著高于正趋光性和无趋光性,无趋光性也高于正趋光性,除日光灯+红光灯混合光源蜗牛正趋光性和无趋光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混合光源下三种趋光性之间差异都极显著。【结论】条华蜗牛趋光性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其中负趋光性显著高于正趋光性,说明大多数蜗牛趋暗环境。

    2025年01期 v.40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 ]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桃树上壳囊孢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何治政;宋金艳;尚巧霞;周莹;

    【目的】明确从桃树上分离到的壳囊孢属(Cytospora)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探索该属真菌在实验室培养适宜条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壳囊孢菌接种至不同培养基上,置于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氮源条件下,观察记录培养性状。【结果】从桃上分离到的壳囊孢菌在10~35℃均能生长;pH值对壳囊孢菌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小,在pH值为5~9时,6种壳囊孢菌生长较快,无显著差异;除C.erumpens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外,其他5个种均为酵母膏;6个种的最适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除C.ailanthicola外均差异显著。在PDA上,C.leucosperma生长速度最快,C.gansuensis最慢。【结论】壳囊孢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5~9,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膏。

    2025年01期 v.40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 ]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研究报告_园艺学

  • 百花山葡萄营养繁殖技术

    王建文;周梦瑶;张佳蕊;王方明;王志忠;赵文超;

    【目的】百花山葡萄极为稀少,面临灭绝的边缘,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目前,对这一濒危物种进行快速繁殖研究,以迅速增加其种群数量,是拯救、保护和研究该物种的当务之急。【方法】选取成熟及幼嫩的百花山葡萄茎段作为试验材料,对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技术,以及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培养基种类、炼苗基质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结果】在硬枝扦插试验中,使用400 mg/L的NAA处理插条基部,生根率最高达到70%,根系长度达到14.1 cm,最佳生根基质为蛭石∶河沙∶珍珠岩=8∶1∶1;而在嫩枝扦插试验中,300 mg/L的IAA处理插条基部,生根率最高达到73.3%,根系长度为13.1 cm,最佳生根基质为蛭石∶河沙∶珍珠岩=7∶2∶1。在组织培养试验中,2%的NaClO水溶液处理5 min,是最佳的消毒方法;改良B5培养基,添加0.2 mg/L IAA、15 g蔗糖和5 g琼脂,pH值为5.9,最适合百花山葡萄茎段的培养;而蛭石∶草炭=1∶2的基质最适合人工气候箱内炼苗。【结论】硬枝扦插最高成活率为70%。嫩枝扦插最高成活率为73.3%。应用茎段组织培养,结合人工气候箱炼苗的方法可以成功实现百花山葡萄的快速繁殖。

    2025年01期 v.40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 ]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 酵母单杂交技术验证叶用莴苣LsHPB互作启动子

    曹佳琰;王惠玉;韩莹琰;

    【目的】AG和SOC1都属于MADS-box家族基因,AG参与调控多种植物花器官中雄蕊和雌蕊的发育和成熟;SOC1在多种植物中参与整合许多开花途径。以叶用莴苣SOC1-like基因LsHPB基因为研究对象,挖掘出LsHPB基因下游互作蛋白之一LsAG,解析LsHPB参与叶用莴苣抽薹的分子机理,进一步完善MADS-box家族基因调控植物响应高温诱导后抽薹的模型。【方法】通过酵母单杂试验验证转录因子LsHPB与候选基因启动子proLsAG之间的关系,构建双荧光素酶载体,注射烟草并比较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和LUC和REN两种酶活性的比值,验证转录因子LsHPB能否激活LsAG启动子。【结果】酵母单杂交试验显示酵母菌在0 ng/mL AbA的SD/-Leu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在含有200 ng/mL AbA抑制浓度的SD/-Leu固体培养基上只有同时含有Prey和Bait的酵母菌株才能生长。随着酵母菌液稀释程度加倍,酵母菌斑的个数明显减少。双荧光素酶试验显示了烟草叶片荧光表达情况,pGreenII62-SK-LsHPB+pGreenII0800-LUC-ProLsAG的组合菌液注射部分荧光信号强度最高,此外此组合LUC和REN两种酶活性的比值高于其他组合。由此可验证LsAG为LsHPB基因下游调控因子,最终确定LsHPB蛋白结合LsAG启动子的互作关系。【结论】初步解析了LsHPB参与叶用莴苣抽薹的分子机理,为完善MADS-box家族基因调控植物响应高温诱导后抽薹的模型奠定基础。

    2025年01期 v.40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394 ] |[引用频次:0 ]
  • 酉阳华南型黄瓜品种露地栽培比较试验

    郭秀丽;甘德军;杨胜文;冉酉琼;张田;冉文俊;皮志强;石佳;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酉阳蔬菜产业发展的黄瓜品种。【方法】以燕白黄瓜为对照,引进脆香009、脆佳048、燕青黄瓜、东风19号、蔬研白绿、川绿11号、极早多7个华南型黄瓜新品种进行露地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燕青黄瓜、脆佳048前期产量高于对照;偏绿占比脆香009为89.7%,燕青黄瓜为89.2%,脆佳048为78.4%,川绿11号为41.2%,东风19号为33.3%,高于对照;东风19号、川绿11、燕青黄瓜、脆佳048、蔬研白绿纵横比高于对照;除对照品种外,所有新品种均无苦味,脆香009、脆佳048、燕青黄瓜、极早多果皮较薄;燕白黄瓜(CK)产量最高为76 624.5 kg/hm~2,脆佳048为75 337.5 kg/hm~2,东风19号为70 927.5 kg/hm~2,蔬研白绿为70 744.5 kg/hm~2,差异不显著;脆佳048霜霉病抗病性为1.5级低于对照。【结论】8个华南型黄瓜品种在生育性特征、外观特征、口感特征及抗病性表现等方面差异显著,脆佳048、东风19号、燕白黄瓜(CK)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2025年01期 v.4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研究报告_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 一株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毒力和耐药基因分析

    张振;陈鑫;刘淑华;梁樊鑫;马佰贺;侯梦哲;郭美亮;李莲瑞;

    【目的】为确定新疆阿克苏地区某规模化猪场产房仔猪出现运动失调、抽搐、昏迷、关节肿胀、疼痛和淋巴结化脓的发病原因,从疑似链球菌感染的病死仔猪的脑组织中进行猪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对该猪场病死仔猪脑组织进行无菌采样及细菌分离鉴定,使用16S rRNA基因的细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并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从疑似患病仔猪猪脑组织中分离出1株猪链球菌。该菌株在BHI固体培养基上显现出了针尖般大小、呈现灰白色且略带透明的菌落,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菌体成双或呈长短不一的链状排列。通过PCR方法扩增出16S rRNA 1 500 bp的条带;16S rRNA测序结果与猪链球菌参考菌株相似性位于99.64%~100%之间;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大观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链霉素等抗生素中介,对红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耐药,毒力基因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了purD、mrp,2种毒力基因;耐药基因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了氨基糖苷类aph(3')Ia基因和大环内酯类ermb、mefA基因。【结论】从疑似患病猪猪脑组织中分离出1株猪链球菌,通过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检测分析其致病力和耐药性。以期为该猪场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建议减少选用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为阿克苏及周边地区猪链球菌的防控和耐药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1期 v.40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0 ]
  • 一株鸭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检测

    王海龙;鞠诗婷;马佰贺;王紫苇;路振香;李文超;郭伟娜;

    【目的】对送检的病死麻鸭进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致病性进行检测,为了解该菌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无菌条件下从病死鸭肝脏组织中分离细菌,进行纯化培养、染色镜检、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使用PCR方法扩增其6个毒力基因和11个耐药基因,昆明小鼠攻毒试验检测菌株的致病性。【结果】分离菌为1株革兰阳性、短链状或成对排列的球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为灰白色、α溶血、半透明、圆形、边缘整齐的小菌落。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离菌与粪肠球菌菌株LMG 7937的相似度为99.73%,鉴定为粪肠球菌。分离菌的耐药性强,仅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敏感,同时检测到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aph(2″)、ant(6)-I、aph(3')-III、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林可酰胺类耐药基因lsa(E),以及心内膜抗原基因efaA和胶原蛋白黏附素基因ace两个毒力基因。致病性试验显示,小鼠在注射高剂量菌液后于24 h内出现死亡,剖检发现脾脏肿胀、肝脏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渗出物覆着、肠道出血等,从病变组织中再次分离到粪肠球菌。【结论】成功从病死鸭中分离出1株粪肠球菌,该菌株高剂量可导致小鼠死亡,并携带有5个耐药基因和2个毒力基因,临床治疗可选择氨苄西林和米诺环素等药物。

    2025年01期 v.40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 桂附散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抑制作用

    常可欣;刘博文;周波;吴琼;张华;崔德凤;刘岩琪;宋嘉芸;张永红;童津津;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附散(GFS)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TCMSP、HERB和ETCM数据库筛选GFS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结合CTD、OMIM、GeneCards数据库查找PRRSV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筛选出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结果】结果表明,GFS中发挥抗PRRSV的活性成分有槲皮素、美迪紫檀素、山柰酚、刺芒柄花素、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等共136个,核心作用靶点有肿瘤坏死因子、核转录激活蛋白1、细胞肿瘤抗原p53、胱天蛋白酶3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4,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靶点作用包含生物过程190条、细胞组分14条和分子功能36条,参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黏着斑、生长激素合成分泌和作用、坏死性凋亡等代谢通路。【结论】综上所述,通过筛选GFS抑制PRRSV的有效成分、关键作用靶点及代谢通路,为GFS抗PRRSV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5年01期 v.40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研究报告_农林经济管理

  • 北京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带动困境与对策

    李敏倩;李瑞芬;李晖;

    【目的】旨在提升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引领示范作用,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方法】以北京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等方式,系统收集并分析示范社的基本情况,深入探究其示范带动的现状。【结果】北京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规模扩大、组织机构完善、盈余合理分配、品牌塑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带动成员发展、参与公共公益事业等方面,均展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其多元联合合作示范带动模式效应初见成效。然而在财务规范的示范效应远未充分发挥、智能化与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且辐射带动效应总体较弱。【结论】从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加强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组建联合社等三个方面提升示范社的示范带动作用。

    2025年01期 v.4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 风险认知对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候博文;李丹阳;刘文超;孙春雪;

    【目的】苹果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对减少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农业绿色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利用河北省邢台市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分析种植户在苹果生产中面临的风险类型,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探究不同维度风险认知对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从风险认知角度揭示苹果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苹果种植户自然风险认知和技术风险认知显著负向影响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而市场风险认知越高越倾向于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结论】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推进灾害预警处置能力提升、提高苹果生产绿色发展认知以及推动绿色生产技术贴合落地的对策建议。

    2025年01期 v.40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 苹果产业雇工困境与区域性协同管理——以太行山区浆水镇苹果产业为例

    王佳乐;候博文;刘鑫;李辉;

    【目的】苹果产业,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管理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工人的监督与管理一直是该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其面临的挑战。本文作者旨在深入探讨苹果产业在雇工管理方面所遭遇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升管理效率。【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行山区浆水镇的苹果产业雇工管理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针对浆水镇的苹果产业面临着劳动力供需的不稳定性,以及雇工管理方式的不足。提出构建苹果产业雇工的区域性协同管理体系。在整合企业、合作社、村集体以及政府等多方力量,通过相互协调和共同管理,以解决农户因资源和能力限制而产生的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还将探讨各经营主体应发挥的作用,并对浆水镇雇工协同管理体系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论】构建协同管理体系是提升苹果产业雇工管理的有效途径。该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形成管理合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浆水镇苹果产业雇工协同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025年01期 v.40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研究报告_园林学

  • 硼对板栗结实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史学腾;孙文研;张伟伟;房克凤;

    【目的】探明硼(B)元素对板栗结实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板栗的科学种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板栗开花初期和盛花期,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硼酸(H_3BO_3)及其拮抗剂甲硼酸(MeBA)、苯硼酸(PBA),分析板栗饱满率和三果率等结实特性,以及淀粉、可溶性糖、氮元素及其他矿质营养元素等关键品质指标。【结果】喷施0.3%硼酸显著提高了板栗果实的饱满率和三果率,而喷施0.5%硼酸及硼拮抗剂甲硼酸、苯硼酸降低了这两项指标。0.3%硼酸处理后,果实中的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升高,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硼拮抗剂则导致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下降。此外,喷施0.3%硼酸及其拮抗剂后,果实中可溶性糖、氮元素及其他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均有所增加。【结论】施用适宜浓度的硼(0.3%)能够显著提升板栗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而促进板栗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2025年01期 v.40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 槲树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武翔悦;白晓宁;蒋萌;梁诗雨;冯思凯;冷平生;赵亚洲;胡增辉;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林业生产的主要逆境之一。植物能够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抵御盐胁迫,而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在可溶性糖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筛选槲树(Quercus dentata)的UGP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以判断其对槲树耐盐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QdUGP2基因,克隆其全长序列,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部位的表达和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QdUGP2全长1 428 bp,编码47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为稳定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与预测相符。多序列比对显示,QdUGP2蛋白与其他植物UGP蛋白高度相似,尤其是与栎属植物加州白橡木(Q.lobata)同源性最高,达到99.37%。qRT-PCR分析表明,QdUGP2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种子中的表达量最低。在盐胁迫条件下,叶片中的QdUGP2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槲树QdUGP2参与了槲树对盐胁迫的响应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QdUGP2在槲树抗逆性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2025年01期 v.40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研究报告_食品科学

  • 岩藻多糖降解酶BcFuc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条件优化

    陈励娅;夏菠;

    【目的】岩藻多糖是一种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但这些生理活性大多基于低分子量岩藻多糖,所以将其降解为低分子量岩藻多糖尤为重要。岩藻多糖降解酶能够将岩藻多糖降解为低分子量岩藻多糖。【方法】克隆了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来源的岩藻多糖降解酶基因BcFucA,并通过优化诱导表达条件提高可溶性重组酶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表明重组酶在诱导温度为16℃、IPTG浓度为0.8 mol/L、诱导时间为22 h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可溶性表达量达到最大。利用DNS法检测酶活,表明重组酶能够降解岩藻多糖。【结论】研究结果为后续可溶性重组酶固定化应用降解岩藻多糖奠定良好基础,也为产生价值更高的低分子量岩藻多糖提供数据支持。

    2025年01期 v.40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 ]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0 ]
  • 沿面等离子处理对虾青素鸡蛋杀菌保鲜的研究

    闫倩楠;杨泽豪;于淼;马挺军;

    【目的】为了研究沿面等离子处理延长虾青素鸡蛋保鲜期的效果。【方法】选取红发夫酵母源虾青素鸡蛋,并对其进行了沿面低温等离子处理。研究鸡蛋营养物质、功能活性、感官风味和贮藏性能的差异。【结果】在220 V等离子处理20 min,可达到最佳的灭菌效果,用这一条件下处理的虾青素鸡蛋,虾青素含量降低了23.48%,蛋黄颜色没有变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没有显著改变(P>0.05),同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了52.79%。蛋清的凝胶弹性显著增强(P<0.05),有效改善了虾青素鸡蛋凝胶性能的不足;乳化稳定性降低了0.22%;等离子处理会对鸡蛋贮藏期间pH值变化产生影响,能有效减缓蛋重下降、哈夫单位减小、蛋黄指数的降低和气室直径的增大。【结论】沿面等离子处理技术能够保持虾青素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维持其加工品质和贮藏稳定性,是一种有前景的新技术,用于虾青素鸡蛋的杀菌保鲜。

    2025年01期 v.40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 枯草芽孢杆菌对鲜切山药细菌群落的影响

    周婧;

    【目的】预处理山药时,去除表皮和切片会损伤组织,导致微生物侵入和营养流失,加速腐烂。目的是提升鲜切山药的保存质量。【方法】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鲜切山药,并以未处理的山药作为对照,研究冷藏下枯草芽孢杆菌对山药菌落总数的影响。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贮藏期间山药的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结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鲜切山药储藏过程中的腐败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结论】明确了微生物拮抗菌对鲜切山药的贮藏保鲜功效,为鲜切山药的微生物拮抗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1期 v.40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综述

  • 藜麦蜕皮激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毕成楠;李相阳;马挺军;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与活性物质,具有丰富均衡的营养价值,其籽粒中蜕皮激素含量较多。【目的】为了促进藜麦蜕皮激素的相关体系的发展,实现产量的稳定,为藜麦蜕皮激素在食品、生物和医药等领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藜麦蜕皮激素的研究现状、生物活性以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藜麦蜕皮激素具有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抗氧化、抗肥胖、抗糖尿病、抗炎、增强记忆力以及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结论】为藜麦蜕皮激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01期 v.40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 《北京农学院学报》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总汇》(第四版)

    <正>2024年12月13日,中国科协正式发布了《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总汇》(第四版),《北京农学院学报》荣幸入选。为了推动中外期刊的同质等效评价,并引导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中国科协编制并发布了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旨在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论文发表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评价的参考依据。

    2025年01期 v.4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第二届全国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学术论坛在北京农学院召开

    <正>第二届全国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学术论坛于2024年10月27日在北京农学院举行,旨在促进行业交流和推动古树保护的健康发展。开幕式由北京农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德强主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相关企事业单位、学生及从业人员和媒体共220余人参加。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在论坛上欢迎与会者,并指出学校在古树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专业优化、研究生专项班设立、奖学金创建、教材编写、研究中心建立和专家库组建。他期望论坛能汇集各方资源,助力古树保护和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期 v.40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