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鹏;李博;沈宏亮;张鑫;师光禄;卜春亚;
【目的】拟克隆朱砂叶螨几丁质代谢中的关键基因几丁质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方法】利用转录组拼接技术对朱砂叶螨转录组进行拼接,根据叶螨几丁质酶序列通过BLAST找到朱砂叶螨几丁质酶相似序列,设计PCR引物,进行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分析其详细特征。利用SWISS MODEL预测其蛋白结构,特别是催化功能区的结构。【结果】测序分析确认为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并提交到GeneBank(KY705296),其开放阅读框为1 875bp,编码624个氨基酸,C端有几丁质结合区。根据新的几丁质酶分类,判定TecCht2为Ⅵ型几丁质酶,其结构具有典型的几丁质酶结构特征。【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的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为今后几丁质酶功能和用于害螨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2017年03期 v.3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1 ] - 于晓阳;沈元月;
【目的】为明确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在非呼吸跃变型草莓果实成熟中的作用。【方法】以‘北农香’草莓果实为试验材料,首先通过RT-PCR克隆FaSAMDC基因,其次通过SqRT-PCR分析发育果实(小绿、大绿、褪绿、白果、片红、全红)中的FaSAMDC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FaSAMDC基因含有1 116bp开放阅读框,编码371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脱羧酶保守功能结构域。随着草莓的果实发育,FaSAMDC表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并且在白果时期达到最低值,此后随着果实着色,表达量迅速上升并且成熟期达到最高。【结论】以上研究结果证实,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可能参与草莓果实的成熟调控。
2017年03期 v.32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 马诺滢;
【目的】通过研究荧光素二叔丁基二甲基硅醚(FTBS)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将FTBS用于活细胞的长期荧光示踪。【方法】采用荧光素与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发生亲核取代,合成荧光素二叔丁基二甲基硅醚;通过测试其荧光发射强度和粒子直径,首次证实其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通过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染色试验,确定细胞染色时间和浓度。【结果】通过细胞染色,证实FTBS是具有良好细胞通透性的荧光探针,实现基于FTBS的活细胞长期荧光示踪。【结论】基于FTBS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和良好的细胞通透性,可将其用于对癌细胞及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进行长时间跟踪监测,对于标记癌细胞和监测癌细胞增殖具有一定意义。
2017年03期 v.32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0 ]
- 谢彭雪;张伟伟;张卿;曹庆芹;秦岭;房克凤;
【目的】研究Ca~(2+)螯合剂EGTA对花粉萌发和生长过程中花粉管形态、Ca~(2+)分布、细胞骨架和胞内运输的影响。【方法】以Ca~(2+)螯合剂EGTA处理‘秦冠’苹果成熟花粉,显微镜观察其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运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花粉管内Ca~(2+)分布、微丝分布和囊泡运输模式。【结果】发现低浓度的EGTA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很小,甚至有促进作用。用较高浓度的EGTA处理花粉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花粉粒甚至不萌发,花粉管有扭曲膨大短小等现象。用400μmol/L EGTA处理花粉后,花粉管顶端钙离子内流稍有增加,用2mmol/L EGTA处理后,花粉管顶端钙离子交换被抑制。用400μmol/L EGTA处理后,花粉管内游离Ca~(2+)在花粉管顶端聚集并呈现浓度梯度分布,与对照的分布模式一致,而用2mmol/L EGTA处理后顶端聚集模式消失。对照和400μmol/L EGTA处理后花粉管内微丝与花粉管生长方向平行排列,而用2 mmol/L EGTA处理后花粉管内微丝断裂、丝状结构不明显,无序分布在花粉管内。对照花粉管内囊泡运输在顶端以及近顶端区域聚集,用400μmol/L EGTA处理后分布模式变化不大,而用2mmol/L EGTA处理后,囊泡运输增加,布满整个花粉管内。【结论】钙可能作为一种信号因子,通过影响细胞骨架的构成和胞内囊泡的运输模式,从而调节苹果花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生长。
2017年03期 v.32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96 ] |[引用频次:10 ] - 李娜;宋宇琴;李洁;任小云;李六林;
【目的】果实表面积是发育生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植物病理学研究分析的重要指标。【方法】本试验采用包裹法测定3个不同果形枣品种的表面积,尝试4种测算模型对枣果实表面积进行拟合计算。【结果】基于‘板枣’体积和‘婆婆枣’横径线性回归模型,‘壶瓶枣’质量非线性回归模型更能估测枣果实表面积,回归方程分别为:y=2.9132x+2.7707,r=0.9767;y=2.1551x-22.318,r=0.9887;y=6.1831x0.7321,r=0.9851。
2017年03期 v.32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5 ] - 苑晓云;曹庆芹;秦岭;邢宇;
【目的】筛选适合板栗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的试验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爱尔兰Megazyme公司提供的K-RSTAR试剂盒方法为基础,对原方法中一些可变条件进行优化,包括去除可消化淀粉阶段的酶液pH、水浴时间和溶解抗性淀粉阶段的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时间、作用温度、添加量等。【结果】结果表明去除可消化淀粉阶段的酶液pH为6.0,水浴时间为12h,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50℃,添加量为0.2mL。最终确定了适合板栗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
2017年03期 v.32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802 ] |[引用频次:7 ] - 盛鹏飞;桑羽希;王建立;张国庆;刘超杰;陈青君;
【目的】对工厂化菇渣理化性状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为菇渣规模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草腐型和木腐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后的4种菇渣,并按照半年、一年自然堆置发酵后采样,对其pH值、EC值、有机质、含氮量等理化性质及菇渣中铜、砷、铅、铬、镉、锌6种重金属等进行分析。【结果】草腐型菇渣EC值在3.775.22mS/cm;木腐型菇渣EC值在2.473.79mS/cm;随着腐熟时间延长草腐型菇渣含碳、氮量增加,碳氮比非常稳定,木腐型菇渣含碳量、氮量明显高于草腐型菇渣,但稳定性稍差。草腐型菇渣As、Cr、Zn偏高;木腐型菇渣Zn含量显著偏高;Cd和Pb含量均未超标。【结论】草腐型菇渣EC值高于木腐型菇渣,木腐型菇渣含碳量、氮量高于草腐型菇渣,本试验所测菇渣Cd和Pb含量未超标。
2017年03期 v.32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7 ] - 谢蒙胶;韩莹琰;秦晓晓;孙志凡;徐全明;钟连全;范双喜;
【目的】为了帮助种植者和消费者选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生菜品种,对16个生菜品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成熟期的8种紫叶生菜叶片,6种红叶生菜叶片和2种绿叶生菜叶片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紫叶生菜的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高于红叶生菜和绿叶生菜,红叶生菜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结论】综合分析来看,北紫生4号和奶油紫翠这两个紫叶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017年03期 v.3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604 ] |[引用频次:13 ] - 路瑾瑾;李戈;李翔宇;杨柳;张铁强;王建文;
【目的】为了系统研究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营养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6个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为试材,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枣》(NY/T2326-2013)中的方法测定果实外观品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糖组分和有机酸成分。【结果】6个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果形指数差异明显。红螺脆枣的果个最大,果实纵径45.15mm,横径29.55mm,单果重最高,单果重18.94g。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差异明显,蜂蜜罐枣的含糖量最高,总糖含量37.15%,糖酸比最高,糖酸比值464.38。鸡心脆枣和郎家园枣每100g果肉中Vc含量分别为618.43mg和604.36mg。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且均以蔗糖含量最高;有机酸组分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的含量最高。
2017年03期 v.3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409 ] |[引用频次:21 ] - 刘雪莹;隋宪苏;王志珑;刘然;刘超杰;韩莹琰;
【目的】分析不同激素处理对叶用莴苣抽薹的影响。【方法】以绿色散叶莴苣耐抽薹GS59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喷施处理后,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叶用莴苣中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整个处理期内未发生抽薹;矮壮素处理后,叶用莴苣株型紧凑、茎粗壮且不易发生抽薹;赤霉素与生长素处理后植株均提早发生抽薹;三碘苯甲酸处理后,叶用莴苣早期无显著变化,后期发生迅速抽薹现象,但植株叶片小,茎细弱。【结论】在生产栽培时,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激素选择。为了提高产量,可喷施矮壮素;为了促进抽薹开花,赤霉素为最优选择。
2017年03期 v.32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429 ] |[引用频次:10 ] - 郝江伟;张喜春;张成军;李鹏;赵同科;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氮素利用情况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设置6种不同施肥模式,以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从番茄产量、氮素农学利用效率、氮素实际利用率、氮素生理效率、番茄品质五个方面考察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氮素利用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无论是秋冬茬还是冬春茬,减施氮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产量、氮素农学利用效率以及氮素利用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番茄中的硝酸盐含量,其中60%的常规氮肥施用+秸秆方式能够极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氮素农学利用效率以及氮素利用率,并能极显著降低番茄中的硝酸盐含量;但4种减施氮肥方式并不能够有效提高番茄氮素生理效率。【结论】证实60%的常规氮肥施用+秸秆为最优化施肥模式,效果最佳,适合在该蔬菜生产基地的设施菜地推广使用。
2017年03期 v.32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20 ]
- 李秋明;孙英健;王时伟;张嵩;侯介行;李喆;刘贤勇;
【目的】从表达M2e-EYFP融合蛋白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稳定性,及其在环境中的传播能力、竞争能力和存活能力方面,分析转基因球虫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方法】稳定性试验包括:转基因球虫感染非靶动物,观察临床症状和卵囊产出情况;转基因球虫继代繁殖,检测荧光率;转基因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PCR检测卵囊中的外源基因。传播能力试验主要是分析感染鸡和不感染同居鸡的卵囊产量和荧光率。竞争性试验则是用不同混合比例的2种球虫感染鸡,检测卵囊产量和荧光率;存活能力试验是用不同处理方式的卵囊感染鸡,检测卵囊是否产出以分析卵囊存活能力。【结果】转基因球虫不感染小鼠和家鸽,与野生型柔嫩艾美耳球虫宿主特异性相同;连续繁殖传17代后外源基因稳定表达。与毒害艾美耳球虫混合寄生时在异种球虫体内未检测出外源基因。传播能力试验中,46d攻毒时转基因球虫感染与不感染同居组的卵囊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且1∶1感染和不感染同居组卵囊荧光率检测结果维持在51.6%67.9%。竟争性试验中,攻毒时各比例感染组卵囊产量均极显著少于不感染攻毒对照组,荧光率检测结果各比例组变化幅动不大,且1∶1组哨兵鸡卵囊荧光率检测结果为41.2%61%。存活能力试验,转基因球虫与野生型球虫在夏季室温条件下均不能存活90d,且与其他不同方式处理的卵囊外界存活时间接近。【结论】说明转基因球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环境中的传播能力、竞争能力和存活能力未呈现显著优于野生球虫的趋势。
2017年03期 v.3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0 ] - 李满;刘鑫宇;杨倩;于红欣;周双海;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瘟疫苗病毒(HCLV)含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HCLV基因200bp片段,构建含有该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对此重组质粒进行系列稀释后作为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模板,绘制定量检测HCLV的标准曲线。【结果】在(6.4×107~6.4×102)copies/μL模板浓度范围内,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效率为92.2%,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为0.9997。该方法的精确灵敏度为640copies/μL,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2%,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临床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商品猪瘟疫苗之间的病毒载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建立了1种具有良好特异性与敏感性的HCL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2017年03期 v.32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5 ]
- 李宗泰;李华;肖红波;李军;
【目的】为了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研究北京城郊农村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调研数据。【结果】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为主要消费对象,煤炭占到生活能源消费的50%以上;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量大大减少;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消费较少。当收入水平和能源获取条件变得更好时,城郊农村家庭就会更多消费便捷和清洁的能源。【结论】城郊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这一趋势,对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造成新的压力。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太阳能、无污染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
2017年03期 v.32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3 ] - 姚茹格;刘瑞涵;王俊英;周继华;李瑞芬;
【目的】为响应全国及北京市精准扶贫号召,深入了解贫困户生活现状及脱贫需求,进而提高扶贫的效果。【方法】在定性预调研和应用问卷定量调研的基础上,对京郊贫困村的一个典型代表——密云区新城子镇塔沟村的所有低收入户,进行一对一的全面访问,并进一步对该村低收入户的生产生活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贫困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且劳动力少;因病、因残及年龄大而无劳动能力是导致收入低的主要原因;领取养老保险金或离退休金以及各种补助金,是低收入户从政府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净收入是产业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农业耕地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以甘薯和玉米为主,甘薯是该村近年来第一产业发展的重点;居住条件方面,低收入户的住房以砖木结构为主,没有危房,有线电视已接通但宽带尚未接通。帮扶需求上,有劳动能力的群体需要产业扶持、农村实用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产业扶贫方式;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群体,更需要老年人救助和医疗求助。【结论】政府扶贫方面,针对老弱病残群体,重点开展生活和医疗补助等救济式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注重提供公益岗位并结合产业扶贫,促进低收入户增收;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解决宽带入户和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等问题。北京市创新团队或专家扶贫方面,重点提供生产和就业技能培训等智力支持,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生产者提高农业产业收入。
2017年03期 v.3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