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农学

  • 低温对冬小麦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

    连艺佳;刘瑞;王嘉杰;徐文伊;晏迪;王婷;洪越;王晔;段留生;李润枝;

    【目的】为明确低温对冬小麦萌发期生长情况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冬小麦萌发期受低温影响最敏感的时间。【方法】以‘航麦247’和‘济麦2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萌发期全程及不同萌发时间段分别进行22℃、16℃、10℃及4℃处理,测定其相关萌发指标、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结果】随着温度降低,各品种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及平均发芽速度均显著下降;苗长、根长、初生根数及单株干质量均显著下降;α-淀粉酶活力下降、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冬小麦种子在萌发0~24 h阶段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均大于其他萌发阶段。从品种来看,‘航麦247’在不同程度低温胁迫下的表现均优于‘济麦22’。【结论】低温胁迫显著减缓了冬小麦萌发及萌发后幼苗的生长发育速度,冬小麦萌发期受低温影响最敏感的时间为0~24 h。

    2023年04期 v.3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下载次数:921 ] |[引用频次:16 ]
  • 不同粒径菇渣混配基质理化性状及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迪达尔·也尔森;张福明;张博文;齐山;梁琼;刘克锋;王顺利;石生伟;

    【目的】为了寻找番茄育苗基质菇渣与两种无机材料(膨胀蛭石和粉煤灰)的最佳配方。【方法】设置大颗粒(1.00~3.00 mm)和小颗粒(0.50~1.00 mm)菇渣的5种粒径配比以及和膨胀蛭石与粉煤灰的配对处理,比较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状和番茄育苗效果,筛选出最优粒径配比的番茄育苗基质配方。【结果】随着小颗粒(0.50~1.00 mm)所占比例的增加,菇渣复配基质的通气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显著下降(P<0.05)。粉煤灰替代膨胀蛭石后,各处理基质的容重增加28%~36%,电导率(EC)增加5%~23%,而碱解氮降低18%~43%,通气孔隙度降低31%~55%,田间持水量增加3%~30%(P<0.05)。番茄育苗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复配基质中菇渣大、小颗粒比例为1∶5时,较适宜于添加膨胀蛭石系列基质;当菇渣大、小颗粒的比例为5∶1时,较适宜于添加粉煤灰系列基质。冗余分析发现番茄育苗效果与基质持水孔隙度、pH值和容重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的颗粒粒径配比对复配基质的容重、pH、EC具有显著影响,建议根据菇渣的颗粒粒径分布而选择最优的无机材料而生产优质育苗基质。

    2023年04期 v.38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76 ] |[引用频次:3 ]

生物学

  • 朱砂叶螨V-ATP酶H亚基基因克隆及特征分析

    王谦稳;陈耔霖;李安琪;任争光;卜春亚;

    【目的】为了寻找有效防治朱砂叶螨的生物学方法。【方法】克隆朱砂叶螨V-ATPaseH基因,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学特征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V-ATPaseH进行不同时期表达特征分析。【结果】成功克隆V-ATPaseH基因(GenBank登陆号:OQ834270),基因全长1 540 bp,阅读开放框为1 475 bp,编码491个氨基酸;V-ATPaseH在朱砂叶螨的卵、幼螨、若螨、成螨4个时期均有表达。其中以朱砂叶螨成螨时期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若螨、卵,幼螨时期表达量最低。【结论】克隆得到朱砂叶螨V-ATPaseH基因,明确其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为今后研究以V-ATP酶为靶标的新型生物农药杀螨剂研制奠定基础。

    2023年04期 v.3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3 ]
  • 抗桃树流胶病复合菌剂的构建与防效研究

    王鑫雨;乔孟群;常昊天;刘悦萍;常明明;

    【目的】旨在构建对桃流胶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最适微生物复合菌剂。【方法】利用实验室前期筛选的对桃流胶病菌具有抑菌效果的3株内生菌xj-14、xj-15、xj-16和2株根际土壤生防菌xj-A和xj-C配制复合菌剂,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桃流胶病菌拮抗效果最适的菌株和菌株间最适比例,进一步用复合菌剂发酵液处理离体桃果实、叶片和枝条,再接种桃流胶病菌进行体外抑菌效果测试。【结果】在平板对峙试验中,菌株xj-15与xj-C按1∶1的比例混合后的组合,对桃流胶病的抑菌率达到49.40%,并且抑菌作用持续的时间明显超过单菌株。在离体桃树组织试验中,用浓度为1×10~9 CFU/mL的复合菌剂发酵液处理离体桃果实、叶片和枝条,再接种桃流胶病菌,发病情况均得到了抑制,复合菌剂对桃流胶病菌不同组织的抑菌率分别为75.95%、94.93%和88.71%。【结论】获得了对桃流胶病菌有较好拮抗效果的复合菌剂,为进一步进行田间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2023年04期 v.38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17 ] |[引用频次:5 ]

园艺学

  • 蛴螬粪对番茄幼苗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杨明慧;周小清;张玉秀;任桐桐;陈煜林;郭蕴璋;王绍辉;孙路路;

    【目的】探析蛴螬粪对番茄幼苗生长的促进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是否有作用。【方法】以番茄幼苗和果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幼苗期选用4种复合基质配方,分别为CK(蛭石∶草炭=1∶2)、S1(蛭石∶草炭∶蛴螬粪=1∶1∶1)、S2(蛭石∶草炭∶蛴螬粪=1∶1∶2)、S3(草炭∶蛴螬粪=2∶1),测定番茄幼苗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及分叉数、光合速率指标、酶活性指标,果期选择1种口感型番茄和实产量和1种樱桃番茄为试材,根施蛴螬粪,测定抗坏血酸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结果】施加蛴螬粪后,S1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显著提高,说明其可显著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与CK相比,S1、S2、S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CK,其中,S1复合基质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提高光合效率,其净光合速率达到了6.22μmol/(m~2·s),其气孔导度达到了0.51 mol/(m~2·s),其光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了3.92 mmol/mol。蛴螬粪的施加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及分叉数,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并且显著提高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蛴螬粪可显著提高红贝贝樱桃番茄品种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和京彩8号的纵茎,降低京彩8号口感型番茄品种果实的硬度。两种类型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有所提高,但差异性不显著。【结论】蛴螬粪可以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果实品质。

    2023年04期 v.38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07 ] |[引用频次:2 ]
  • 北京地区14个秋茬散叶生菜品种综合比较试验

    陈竹;李煜滢;高泽锐;冯冰;韩莹琰;

    【目的】为筛选出优质的散叶生菜品种,对14个散叶生菜的品质特征和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方法】从形态指标和品质指标两个角度,运用显著性差异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估两种方法对生菜品种进行比较。【结果】在形态指标方面,‘北散生102’的株高最高,‘北紫生10号’的展幅最大,‘北散生102’的叶长最大,‘北紫生7号’的叶宽最大;在品质指标方面,所有品种中,‘北紫生5号’可滴定酸含量位列第一,维生素E含量位列第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维生素C含量排第五,硝态氮这一负向指标位列第十三,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北紫生5号’的分数最高。【结论】不同品种间的形态和品质指标差异较大,综合分析各类指标得出‘北紫生5号’是14个散叶品种中表现最优异的生菜品种。

    2023年04期 v.38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1 ]
  • 外源生长素对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杨浠艺;李宗煦;姜春昱;张亿军;王昱卜;韩莹琰;刘超杰;郝敬虹;

    【目的】为深入研究叶用莴苣抽薹的激素协同调控关系和内在机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延迟抽薹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对叶用莴苣易抽薹品种GB-30、中间型品种GB-26与耐抽薹品种GB-25喷施外源生长素(IAA),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以及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结果】低浓度的IAA处理后3个不同品种的GA_3含量增加,较高浓度的IAA处理之后,前9 d的GA_3的含量都会显著降低,随后回升。低浓度的外源IAA会促进内源IAA的增加,高浓度处理之后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会使内源IAA的含量提前达到峰值。喷施较高浓度的IAA能够使GB-25和GB-30的ABA含量提前达到最大值。在处理前期,MeJA均有一个累积的过程,第9天时达到最大,3个品种的处理组在第9天时MeJA的积累量都比对照要高,其中易抽薹品种的差距是最明显的。【结论】叶用莴苣在抽薹前需要较低量的GA_3、IAA和较高量的ABA、MeJA。外施IAA能够提高内源GA_3和MeJA含量,且在耐抽薹品种GB-25中协同作用更显著。

    2023年04期 v.38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703 ] |[引用频次:8 ]
  • 弱光对不同品种紫叶生菜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钟梦江;代绿叶;韩莹琰;

    【目的】为选育耐弱光的紫叶生菜品种。【方法】以5个不同品种的紫叶生菜为材料,在215μmol/(m~2·s)和545μmol/(m~2·s)两种光照强度条件下,研究弱光对其表型、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光照强度545μmol/(m~2·s)处理相比,215μmol/(m~2·s)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株高、叶长和叶柄长,降低了植株的茎粗、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其中北紫生7号相关表型性状的变化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同时,弱光降低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和花青素的含量,提高了硝酸盐含量,其中北紫生6号的降低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此外,弱光降低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抗氧化酶活性,其中北紫生6号的降低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结论】弱光促进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生长,但抑制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5个品种中北紫生7号的农艺性状受弱光影响较小,但北紫生6号的品质和抗氧化性受到弱光胁迫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耐性。

    2023年04期 v.38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23 ] |[引用频次:3 ]
  • 6个无刺红花椒品系特征的比较

    史易娟;王刚;李孟楼;

    【目的】为确定在陕西关中定植培育的6种无刺花椒品系的表型特征和生长习性的差异,明确无刺红花椒不同品系间的异同。【方法】2004年开始发掘与培育多个无刺品系,连续多年栽植和观察,2019年起对各品系开花结实等物候期记录,对果穗、复叶和枝条等表型性状的调查和测量。【结果】物候观察表明,品系1号萌芽、坐果和成熟期较早,品系3、4、6、10和16号萌芽及坐果期较晚,但3、4和10号较1号晚熟15~20 d, 6和16号较1号晚熟25~35 d。产量性状测定表明,1、3、6、10果穗较大,4和16果穗则较小,4和6号果穗鲜质量>3和10号>16号>1号,3、4、6和10号果粒直径>16号>1号,4、6和10号0.5 m枝条鲜果产量>3和6号>1号。形态表征指标观察和测量表明,各品系在复叶的小叶数、叶型、叶缘齿、叶脉、枝条的皮纹及皮孔相关指标存在差异,其中1号叶面呈波浪型、顶叶较宽大,3、10和16号有隐脉,1和10号叶片侧脉几乎均被闭缘脉包被;4、6、10和16号自然抽梢力较强,3、6、10、16号修剪后萌枝力较弱。【结论】6个无刺红花椒品系里面1号早熟,叶面呈波浪型、无隐脉,萌枝力弱,果穗较大而膨松;3号中熟,具隐脉,萌枝力较弱,果穗较大而膨松;4号中熟,无隐脉,萌枝力强,果穗小而紧实;6号晚熟,无隐脉,枝软而直,萌枝力较强,果穗较大而紧实;10号中熟,具隐脉,侧脉被闭缘脉包被,萌枝力强,果穗大而膨松;16号晚熟,具隐脉,新梢呈扭曲状,主枝和老枝常下垂,萌枝力强,果穗小而紧实。此外,各品系的萌枝力差别较大,应根据其萌枝特性采取不同的修剪措施。

    2023年04期 v.38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畜牧·动物医学

  • 酵母细胞壁多糖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预防效果

    李翌琳;刘倩琳;石雨彤;武欣欣;刘永宁;段思彰;安健;张建军;

    【目的】为探究酵母细胞壁多糖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预防效果。【方法】180只1日龄雏鸡常规饲养至12日龄,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不攻虫)、阳性对照组(攻虫)、酵母细胞壁多糖低剂量组(酵母细胞壁多糖500 mg/kg+攻虫)、酵母细胞壁多糖中剂量组(酵母细胞壁多糖750 mg/kg+攻虫)、酵母细胞壁多糖高剂量组(酵母细胞壁多糖1 000 mg/kg+攻虫)。14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4组雏鸡分别经口感染5 000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于21日龄和28日龄,采血分离血清测定IgG抗体和相关细胞因子,并同时测定所有鸡只的抗球虫指标。【结果】日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能促进鸡的生长,降低感染鸡的盲肠病变值和卵囊值,提高抗球虫指数(ACI),其中高剂量组ACI为169.3,表现出较好的抗球虫效果。同时,日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能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其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以及抗体IgG的水平。【结论】酵母细胞壁多糖对雏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023年04期 v.3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1 ]
  • 动物源菌株对7种消毒剂的抗药性分析

    陆彦;钱昕蕊;王海地;焦奥;万进;王聪;

    【目的】探明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对动物源菌株的消毒效果。【方法】将宠物收容站、肉鸡养殖场和鹌鹑养殖场来源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7种常用消毒剂对不同动物源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PCR方法检测动物源菌株携带的消毒剂抗性相关基因。【结果】从动物源样品中分离鉴定得到1株Escherichia coli、Pasteurella、Staphylococcus aureus、Streptococcus和3株Salmonella。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鹌鹑源Salmonella typhimurium F35对部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抗药;宠物源Staphylococcus aureus和Streptococcus对多种消毒剂抗药性增加。抗药基因检测鹌鹑源Salmonella F35菌株携带merA、intI1、qacEΔ1基因,宠物源Staphylococcus aureus检测出tehA基因,宠物源Streptococcus检测出tehA和intI1基因。【结论】鹌鹑源Salmonella typhimurium F35通过整合子以及外排泵等机制介导其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耐受;宠物源Staphylococcus aureus和Streptococcus通过外排泵机制介导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含氯消毒剂以及季铵盐类消毒剂耐受。

    2023年04期 v.38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1 ]

农林经济管理

  • 乡村振兴视域下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袁世一;李干琼;

    【目的】乡村振兴是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之一。【方法】从生产资料、生产投入、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产出效率和生态环境六个层面构建了粮食安全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对2000—2021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合成了中国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数,并根据指数确定了粮食安全的警戒等级和警线标准,以此来评估粮食安全的发展水平。【结果】乡村振兴战略与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之间相互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层面均得到了有效改善;粮食产能提升的效果显著。【结论】2000—2009年间,中国粮食监测预警指数处于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间,2009—2012年处于中等风险区,2013—2016年处于较低风险区,2017至2021年处于低风险区;根据预测结果未来五年中国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数仍然处于低风险区。

    2023年04期 v.38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519 ] |[引用频次:2 ]
  • 农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分工-交易-契约视角

    曹小霞;李练军;

    【目的】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三产融合的难点问题。【方法】从分工、交易、契约的视角构建了农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例,深入考察了农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在分工内化、费用节约、契约选择三个层面的现实表现与主要困境。【结果】研究发现,合理契约安排有利于产业分工内化和交易费用节约,产业分工深化与交易成本节约促使联结利益产生,合理契约方式选择保证利益合理分配降低联结风险,最终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利益稳定联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密切分工,通过分工内化减少联合体内交易的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商品契约、要素契约、服务契约、超市场契约等紧密型契约保证主体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规避利益风险,实现主体间利益共享;主体之间依然存在分工地位不平等、要素供给不足、利益分配不均、风险约束不对等困境。【结论】需要密切主体分工协作机制,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完善主体交易融合机制,切实破解要素融合瓶颈;强化主体契约安排机制,有效降低联结利益风险。

    2023年04期 v.38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7 ]
  •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李晖;李瑞芬;肖健;李敏倩;

    【目的】为了实现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法】以北京市为例,对农民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合作社发展等级、内部管理、产业基础、合作社认知、村两委认知、宣传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协作联动机制、政策环境均对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影响。【结论】从引导合作社规范管理、强化合作社人才支撑、提升合作社产业基础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23年04期 v.38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6 ]

园林学

  •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油松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于鑫洋;陈思奇;王溢洋;杨小萱;隆秀芬;房克凤;徐然;张卿;曹庆芹;

    【目的】挖掘古油松根际优势的细菌与真菌群落,为筛选油松根际优势的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西山公园内不同树龄的油松根际土壤样品,利用宏扩增子技术对真菌菌群(ITS)和细菌菌群(16S rRNA)的组成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油松根际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以及绿湾菌门;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以及被孢菌门。古油松与壮龄油松根际共同的优势细菌属:包括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Vicinamibacteraceae属、Dongia属和嗜铜菌属。古油松根际中其他优势菌属分别为科萨克氏菌属、气单胞菌属和Rokubacteriales属;在壮龄油松根际中其他优势菌属分别为克雷伯菌属、贪噬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古油松与壮龄油松共有的根际优势真菌属分别为Lophiostoma属、被孢霉属、镰刀菌属、Solicoccozyma属、Ilyonectria属。古油松根际中其他优势真菌属分别为绒毛菌属、Geopora属、马鞍菌属、Inocybe属和柱孢菌属;在壮龄油松根际中其他优势真菌属分别为蜡质菌属、Tassonia属、周刺座霉属、Plectosphaerella属和块菌属。【结论】挖掘出古油松以及壮龄油松根际土壤TOP10的优势真菌属,以及丰度>1%的8个优势细菌属。古油松与壮龄油松根际土壤共有TOP5优势真菌属与细菌属。

    2023年04期 v.38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5 ]
  •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白正甲;袁启华;曹治锋;李箐;李田;

    【目的】为寻找华北落叶松苗木科学合理的施肥量。【方法】以华北落叶松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肥力梯度,测定施肥对苗木生物量、氮、磷和钾含量的影响以及分析木质化期前后苗木养分动态变化。【结果】施肥处理显著增加苗木生物量、氮、磷和钾含量,尤其是高肥处理。在顶芽形成前和生长季末,高肥分别对叶片和根系的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提升作用最大,最高可达低肥对照组的32倍。【结论】高肥处理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华北落叶松幼苗的苗木质量。

    2023年04期 v.38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3 ]
  • 山西中部城市群绿地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影响

    张钧韦;夏圣洁;陈慧儒;刘艳红;

    【目的】为城市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0—2022年5个时期山西中部城市群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运用ArcGIS、ENVI等软件,通过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研究方法,对绿地景观格局和热环境的相关性展开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山西省中部城市群热环境各级斑块数量和密度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表示其破碎化程度和空间异质化程度增加,热环境状况得到改善;2)城市群绿地景观格局对热环境有着显著影响,城市群绿地景观面积越大、连通性越强,其降温效果越好;3)提取“太原-榆次城市核”典型区域进行研究,表明在9 km×9 km的网格下,城市群不同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缓解作用效果最佳,且在空间上相关性显著。【结论】探明了城市群绿地景观格局与热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完善了内陆城市群绿地景观格局降温效应理论。

    2023年04期 v.38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95 ] |[引用频次:3 ]
  • 基于ENVI-met模拟冷岛效应指标及差异性分析

    田菁;陈琳涵;张玉环;赵群;刘云;

    【目的】为探明不同绿地配置及不同材质路面发挥冷岛效应的差异性及其微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某高校教学区为研究对象,使用ENVI-met对研究区建立不同植被群落配置和路面类型的2种模型并对比其冷岛效应指标。【结果】(1)不同的绿地植物群落配置对于冷岛效应有明显影响。2种绿地配置(模型1:草地+灌木+乔木、模型2:草地)的教学区域日均温分别为20.68℃和20.47℃;日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0.60%和59.44%。(2)不同材质路面的温度、相对湿度具有差异性,但在2个模型中的温湿度高低上体现了一致性,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砖路面、沥青路面、裸露土壤表面;相对湿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裸露土壤表面、沥青路面、石砖路面。裸露土壤表面具有相对低温高湿的特性而石砖路面则相反。【结论】绿地植被配置中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地优于仅包含草地的绿地,不同材质路面中裸露土壤表面具有较高的舒适度。微环境影响因素中太阳辐射强度、CO_2质量浓度等对冷岛效应的发挥有一定影响。

    2023年04期 v.38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265 ] |[引用频次:2 ]

食品科学

  • 挤压高膳食纤维重组米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何彪;袁书鑫;吴卫国;廖卢艳;邱展英;张喻;

    【目的】为准确评价高膳食纤维重组米品质。【方法】设计了以碎米为主料,大豆膳食纤维和抗性糊精为辅料的16种高膳食纤维重组米配方,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得重组米后测定其蒸煮品质、色泽特性、质构特性共计11项指标,并用感官评价法进行食用品质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高膳食纤维重组米品质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16种高膳食纤维重组米品质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6种挤压高膳食纤维重组米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差异大,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由主成分分析可将选取的11项指标归纳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155%。【结论】用高膳食纤维重组米的感官评分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为高膳食纤维重组米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4期 v.38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5 ]
  • 藜麦啤酒主要呈味物质分析及电子感官分析

    夏子平;尼加提·图尔迪麦麦提;马挺军;

    【目的】对自制的藜麦啤酒和市售的苦荞、燕麦、小麦啤酒进行主要呈味物质检测分析及电子感官分析,【方法】通过GC-MS检测其主要呈味物质并在不同品种间对比分析,通过电子舌、电子鼻的辅助,对其风味、香气等指标进行感官评价,研究不同原料啤酒的风味物质与感官差异。【结果】结果表明:(1)通过GC-MS分析共检测出54类主要香味物质,不同原料类别啤酒成分构成具有显著差异,化合物种类不同,藜麦啤酒酯类含量24.61%,高于其余3类啤酒,不同类之间区分度较大。(2)通过电子鼻检测,燕麦啤酒香气成分中含有醇、醛、酮、芳香族物质,以及短链的烷烃的数量与种类可能较多;小麦啤酒中硫化物以及可燃性气体物质相似嗅觉成分的含量可能较高。(3)通过电子舌检测,得知燕麦啤酒在4类啤酒中,味觉感受甜味最明显;苦荞啤酒鲜味在4类啤酒中感受最低;燕麦啤酒口感最为丰富,小麦啤酒口感相对最为单调。【结论】通过上述试验可以得知不同种杂粮原料制作出的啤酒在主要呈味物质的种类、含量,以及电子感官检测结果上具有明显差异,原料的选择对于啤酒的各种感官品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2023年04期 v.38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909 ] |[引用频次:9 ]